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丹毒是一种什么病

2025.03.18 09:24

丹毒是一种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皮肤感染性疾病。该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常见于下肢和面部。丹毒属于细菌性感染,具有传染性,需及时治疗以避免并发症。

丹毒的发病机制主要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肤淋巴管有关。细菌通过皮肤破损处进入体内,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导致皮肤红肿、发热和疼痛。典型症状包括皮肤出现边界清晰的红色斑块,伴有灼热感和压痛。患者常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乏力等。丹毒好发于下肢,尤其是足部,但也可能出现在面部或其他部位。面部丹毒常与鼻部或口腔感染有关,称为面部丹毒。丹毒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必要时可通过血液检查或细菌培养确诊。

预防丹毒的关键在于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破损。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护皮肤,尤其是足部,避免赤脚行走或穿不合脚的鞋子。及时处理皮肤伤口,防止细菌感染。患有糖尿病、静脉曲张或免疫系统疾病的人群更易感染丹毒,需特别注意皮肤护理。治疗丹毒通常采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药物,疗程一般为10至14天。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若出现高热、皮肤坏死或感染扩散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丹毒虽为常见疾病,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淋巴管炎、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