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患了类风湿关节炎怎么办

2025.07.23 08:37

患了类风湿关节炎应尽早接受规范治疗、坚持服用抗风湿药物、注重关节功能锻炼、调整饮食结构以减轻炎症反应、保持积极心态配合长期管理。具体分析如下:

1.尽早接受规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抗风湿药及生物制剂。早期干预可延缓关节破坏,减少畸形发生。定期复查指标如血沉和C反应蛋白,及时调整用药剂量。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需立即就医评估。

2.坚持服用抗风湿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需长期规律使用,不可自行停药或减量。部分药物起效较慢,需耐心配合。联合用药时注意相互作用,如甲氨蝶呤需补充叶酸。定期监测肝肾功能,避免药物蓄积毒性。病情稳定后仍需维持治疗,防止复发。

3.注重关节功能锻炼:适度运动可改善关节活动度,预防肌肉萎缩。选择低冲击运动如游泳、太极拳,避免负重或剧烈活动。急性期需减少关节负荷,以被动活动为主。日常可配合热敷或冷敷缓解疼痛。锻炼前后进行拉伸,防止损伤。

4.调整饮食结构以减轻炎症反应:减少高脂、高糖及辛辣食物摄入,避免加重炎症。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坚果等,抑制炎症介质生成。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增强骨骼健康。避免饮酒,防止药物代谢受影响。保持饮食均衡,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

5.保持积极心态配合长期管理:类风湿关节炎病程长,易引发焦虑抑郁。可通过心理咨询或病友交流缓解压力。建立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或受凉诱发症状。家属应给予情感支持,共同参与疾病管理计划。

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轻信偏方。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加剧或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排查感染或其他并发症。日常注意保暖,避免潮湿寒冷环境。戒烟以减少血管炎风险。定期评估心肺功能,防范关节外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