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膀胱镜检查能产生气溶胶吗

2024.12.16 16:52

膀胱镜检查确实有可能产生气溶胶。气溶胶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液滴或固体颗粒,通常在医疗操作中,由于器械的操作、液体的喷溅或气体的释放等原因,可能会形成气溶胶。在膀胱镜检查过程中,虽然主要是通过尿道插入膀胱镜进行观察,但在操作过程中,尤其是在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膀胱或进行其他操作时,可能会产生微小的液滴,这些液滴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气溶胶。

膀胱镜检查通常用于诊断和治疗膀胱及尿道的疾病。在检查过程中,医生会将膀胱镜插入尿道,观察膀胱内壁的状况,并可能进行活检或其他治疗措施。在这一过程中,尤其是在使用冲洗液体时,可能会因为液体的喷射或气体的释放而产生气溶胶。气溶胶的产生不仅与操作手法有关,还与患者的生理状态、检查环境的通风情况等因素密切相关。在新冠疫情期间,气溶胶传播的风险引起了广泛关注,医疗机构在进行膀胱镜检查时,通常会采取额外的防护措施,以降低潜在的感染风险。

在进行膀胱镜检查时,患者和医务人员都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患者在检查前应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和相关症状,以便医生制定合适的检查方案。其次,检查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护目镜和手套,以减少气溶胶传播的风险。检查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必要时可使用空气净化设备,以降低空气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浓度。患者在检查后,需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及时报告任何不适症状。虽然膀胱镜检查可能产生气溶胶,但通过合理的防护措施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降低相关风险,确保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