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春红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中医如何治疗月经不调

2025.04.22 08:10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主要通过调理气血、疏肝解郁、补肾益精、健脾祛湿、温经散寒等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1.调理气血:月经不调常因气血不足或运行不畅导致,中医采用当归、川芎等药物补气养血,促进血液循环,使月经周期恢复正常。气血调和后,经量、经期及伴随症状均可改善。

2.疏肝解郁:情志不畅易致肝气郁结,影响冲任二脉,表现为月经紊乱。柴胡、香附等药物可疏肝理气,缓解情绪波动对月经的干扰,恢复肝的疏泄功能。

3.补肾益精:肾虚是月经不调的重要病因,尤其是肾精不足或阴阳失衡。熟地黄、山茱萸等药物能滋补肾精,调整肾气,改善经期延迟、量少等问题。

4.健脾祛湿:脾虚湿盛可致经血稀薄或淋漓不尽,茯苓、白术等药物健脾化湿,增强运化功能,使经血生成与排泄趋于平衡。

5.温经散寒:寒邪凝滞胞宫会导致痛经或经期推迟,艾叶、肉桂等药物温通经脉,驱散寒邪,促进经血顺畅排出。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注重整体调理,结合体质辨证施治,从根本上恢复脏腑功能与气血平衡,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