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肝囊肿介入治疗步骤是什么

2025.08.19 16:16

肝囊肿的介入治疗步骤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局部麻醉、穿刺引流、囊肿内容物抽吸及必要时的硬化治疗。通过这些步骤,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并减少囊肿体积。

首先,影像学检查是确诊肝囊肿的重要环节,通常采用超声或CT扫描来确定囊肿的大小、位置及数量。在确认囊肿性质为良性后,进行局部麻醉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麻醉后,医生会在超声或CT引导下,使用细针穿刺肝囊肿,抽取囊肿内的液体。抽吸后,医生会根据囊肿的性质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硬化治疗。硬化治疗通常使用硬化剂注入囊肿内,以促使囊肿壁的粘连,从而减少复发的可能性。整个过程一般在影像学监测下进行,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进行肝囊肿介入治疗时,需要注意多个方面。首先,术前评估非常重要,包括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评估,以确保患者适合接受该项治疗。其次,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无菌环境,避免感染的发生。穿刺时要选择合适的穿刺点,确保避开重要血管和脏器,降低并发症风险。术后观察同样不可忽视,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局部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或穿刺部位的疼痛等。术后定期随访也很重要,以监测囊肿的变化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通过细致的准备和周到的术后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肝囊肿介入治疗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