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颖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什么是盆腔炎

2025.04.02 17:19

盆腔炎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一种炎症性疾病,通常涉及子宫、输卵管、卵巢以及盆腔腹膜等部位。这种疾病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以及厌氧菌等。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不孕、慢性盆腔痛和异位妊娠等。

盆腔炎的发病机制主要与病原体通过阴道和宫颈上行感染有关。性传播感染是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淋病和衣原体感染。宫腔操作如人工流产、刮宫术、宫内节育器的放置等也可能增加感染风险。盆腔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下腹部疼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性交痛以及月经异常等。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或出现并发症时被发现。诊断盆腔炎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等炎症指标异常,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或CT可显示盆腔积液、输卵管增厚或脓肿等表现。

预防和治疗盆腔炎需注意多个方面。首先,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不洁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降低性传播感染的风险。其次,进行宫腔操作时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对于已经确诊的盆腔炎患者,应及时进行抗生素治疗,疗程需足量足时,避免因治疗不彻底导致慢性炎症或复发。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休息,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增强身体抵抗力。若出现严重症状如高热、剧烈腹痛或脓性分泌物,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盆腔炎的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确保疾病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