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尿道口怎么缝合效果好

2025.11.03 22:12

尿道口缝合需选择可吸收缝线减少刺激、采用间断缝合避免狭窄、对齐黏膜层确保解剖复位、术后留置导尿管减少张力、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选择可吸收缝线减少刺激:可吸收缝线如聚乳酸羟基乙酸线能在愈合后自行降解,避免二次拆线对尿道口的机械刺激。这类材料组织相容性好,降低异物反应风险,适合尿道黏膜修复。缝合时需注意线结松紧适度,过紧可能影响局部血供。

2.采用间断缝合避免狭窄:间断缝合可分散切口张力,降低瘢痕挛缩导致的尿道狭窄概率。每针间距约3mm,深度需均匀贯穿黏膜下层,确保对合严密。避免连续缝合造成环形缩窄,影响排尿功能。

3.对齐黏膜层确保解剖复位:精确对齐尿道黏膜是功能恢复的关键。缝合前需充分暴露创缘,用镊子轻柔夹持黏膜,避免撕裂。黏膜层对合不良可能导致尿瘘或慢性炎症,需在术中借助放大设备辅助操作。

4.术后留置导尿管减少张力:导尿管能分流尿液,降低缝合处张力,促进创面愈合。通常留置5-7天,期间保持通畅,避免牵拉。拔管前需确认无渗漏,排尿顺畅,必要时行膀胱造影评估。

5.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尿道口易受污染,术前需彻底消毒,铺巾隔离肛门区域。术中更换污染器械,术后每日清洁切口。感染可能导致缝线脱落或瘢痕增生,需密切观察红肿、渗液情况。

术后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或骑跨动作,防止伤口裂开。饮食宜清淡,多饮水稀释尿液。若出现排尿疼痛、发热需及时复查,排除并发症。定期随访观察排尿功能,必要时行尿道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