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小儿肠绞痛怎么样推拿

2025.02.08 07:17

小儿肠绞痛推拿可采用补脾经、清大肠、摩腹、揉板门、运内八卦等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1.补脾经:补脾经具有健脾胃、补气血的作用。小儿拇指螺纹面为脾经所在,旋推为补。操作时用拇指螺纹面在小儿拇指螺纹面做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频率每分钟200-300次左右,可连续操作3-5分钟。有助于改善小儿脾胃功能,因为小儿肠绞痛很多时候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通过补脾经能增强脾胃运化能力,减少肠道积气、积滞等情况,从而缓解肠绞痛。

2.清大肠:大肠经位于小儿食指桡侧缘,从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清大肠是从虎口向指尖方向直推。操作时用右手拇指桡侧缘,自小儿虎口推向食指尖,频率每分钟200-300次,推3-5分钟。大肠主传导糟粕,清大肠可以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当小儿肠绞痛是由于肠道积滞、湿热等引起时,清大肠能有效改善肠道功能,减轻肠绞痛症状。

3.摩腹:摩腹是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操作时用手掌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腹在小儿腹部做顺时针方向的环形摩动。摩腹的范围以肚脐为中心,上至剑突下,下至耻骨联合上缘。操作时力度要适中,速度均匀,频率每分钟100-120次左右,摩腹时间5-10分钟。摩腹可调节小儿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改善肠道气血运行,对于肠绞痛时肠道的痉挛、积气等情况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4.揉板门:板门穴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平面。揉板门时用拇指指端按揉该穴位。操作时力度轻柔,以小儿能耐受为度,频率每分钟100-150次,揉3-5分钟。板门穴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滞的功效。揉板门可以调节小儿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减轻因脾胃不和、饮食积滞导致的肠绞痛。

5.运内八卦:内八卦位于小儿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所作圆周。运内八卦时用拇指螺纹面在该圆周上做顺时针方向的环形推动。操作时手法要轻缓,频率每分钟100-120次左右,运3-5分钟。运内八卦能宽胸理气、行滞消食,可改善小儿肠道气机不畅的情况,对于肠绞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小儿皮肤娇嫩,推拿时手法要轻柔,避免损伤皮肤。推拿前要确保手部清洁温暖,室内温度适宜。如果小儿肠绞痛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