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感染的原因主要有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透析操作不规范、透析环境不达标、透析用品污染、血管通路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患者由于本身患有肾脏疾病等基础病,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往往较弱。使得患者容易受到外界病菌的侵袭,增加感染的风险。对于这种情况,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例如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2.透析操作不规范:如果医护人员在透析操作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如未正确洗手、消毒穿刺部位不彻底等,就可能将病菌带入患者体内。医护人员需要不断加强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无菌意识,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每一个步骤,包括透析前对设备和用品的检查、消毒,透析过程中的规范操作以及透析后的护理等。
3.透析环境不达标:透析室如果没有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空气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含量就会超标。透析设备表面也可能残留病菌,这些病菌容易在透析过程中进入患者体内。透析室应建立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定期对空气、地面、设备等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透析环境的清洁卫生,控制人员流动,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4.透析用品污染:透析过程中使用的透析液、透析管路、穿刺针等用品如果在生产、运输、储存或使用过程中受到污染,就会成为感染源。透析用品的生产厂家应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生产,确保产品无菌。在使用前,医护人员要仔细检查透析用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过期等情况,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防止污染。
5.血管通路感染:血管通路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如动静脉内瘘、中心静脉导管等,如果护理不当,容易发生感染。例如,局部皮肤清洁不到位、导管周围有渗血渗液等情况都可能滋生细菌。要加强对血管通路的护理,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密切观察血管通路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透析感染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在透析治疗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努力,从各个环节入手,严格把控,才能有效降低透析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关推荐
糖尿病肾病透析方式的选择有哪些
糖尿病肾病到了终末期肾病,比如说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5,我们就要进入到透析状态,透...
2019-11-20 19:50:31 350次点击
尿毒症长期血液透析的危害有哪些
长期透析是维持尿毒症病人生命的一个手段。长期透析对人有一定影响,主要集中的几个方...
2020-02-21 15:10:52 224次点击
肾衰竭透析的副作用有哪些
透析作为一种人工干预的治疗方式,肯定会有一些副作用。当然透析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
2020-05-12 15:35:24 228次点击
腹膜透析并发症有哪些
腹膜透析术一般是在腹部旁正中切口,再插管做隧道。腹膜透析的并发症包括近期并发症和...
2022-08-01 17:39:51 158次点击
腹膜透析的优点有哪些
腹膜透析的优点一般如下:1.腹膜透析是用自己的腹膜作为半透膜,从生理上比较接近...
2022-08-01 17:41:51 326次点击
血液透析后的并发症有哪些
血液透析并发症分急性并发症和长期并发症。急性并发症有:1.低血压。2.肌肉...
尿毒症透析副作用有哪些
尿毒症透析副作用有哪些 尿毒症透析相关的副作用,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血液透析的...
透析会引起感染吗
透析的患者,无论是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还是接受腹膜透析的患者,都有引起感染的可能...
腹膜透析的适应证有哪些?
慢性肾衰竭患者开始进行规律透析的指证是肾小球滤过率小于等于10毫升/分或血肌酐大...
尿毒症透析注意事项有哪些
尿毒症透析注意事项有哪些。 尿毒症,指的是患者肾功能衰竭已经发展到终末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