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献血的危害有什么

2025.03.07 20:05

献血的危害包括可能导致暂时性头晕或乏力、引发局部疼痛或瘀青、增加感染风险、影响铁质储备以及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等危害。具体分析如下:

1.暂时性头晕或乏力:献血后,部分人群可能出现暂时性头晕或乏力的症状。这是由于血液流失导致体内循环血量减少,血压暂时下降,大脑供血不足所致。通常休息片刻或补充水分后症状会缓解,但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2.引发局部疼痛或瘀青:献血过程中,针头穿刺皮肤和血管可能引发局部疼痛或瘀青。这是由于穿刺过程中对局部组织的损伤,以及血液渗出到周围组织所致。通常瘀青会在数天内自行消退,但若疼痛剧烈或瘀青范围扩大,需引起注意。

3.增加感染风险:献血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或消毒不彻底,可能增加感染风险。这是由于针头穿刺皮肤和血管时,可能将外界细菌或病毒带入体内。献血前需确保操作环境清洁,操作人员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4.影响铁质储备:献血会导致体内铁质流失,长期频繁献血可能影响铁质储备。铁质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缺乏铁质可能导致贫血。献血后需适当补充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等,以维持体内铁质平衡。

5.可能引发过敏反应:部分人群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可能出现过敏反应。这是由于对献血过程中使用的消毒剂、抗凝剂等物质过敏所致。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停止献血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献血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对拯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献血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需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并注意献血后的身体恢复。通过科学合理的献血安排和严格的操作规范,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献血带来的危害,确保献血者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