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叶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内分泌科

糖尿病之后肾脏会损伤吗

2024.09.06 17:53

糖尿病如果控制不佳是会导致肾脏损伤的。

长期患糖尿病,血糖持续处于较高水平,会对肾脏的微血管造成损害。肾脏中有许多微小的血管,负责过滤和净化血液。高血糖会使这些血管发生病变,包括血管壁增厚、弹性降低、通透性增加等,逐渐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随着病情的进展,肾脏的滤过功能不断下降,可能会出现蛋白尿,即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如果此时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肾脏损害会进一步加重,最终可能发展为肾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等治疗来维持生命。

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伤还可能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例如,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紊乱,这些因素也会协同加重肾脏的负担和损害。而且,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重视血糖的控制,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同时遵医嘱进行相关检查,如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肾脏的异常变化。一旦确诊糖尿病肾病,应积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调整饮食,适当运动,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等,以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糖尿病与肾脏损伤密切相关,患者需要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