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大便出血需要注意什么

2025.02.15 09:49

大便出血需要注意观察出血颜色、关注出血量、是否伴有疼痛、是否有肿物脱出、近期饮食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观察出血颜色:如果大便出血颜色鲜红,可能是直肠或肛门部位的病变,比如痔疮、肛裂等。痔疮出血通常在排便后出现,血液不与大便混合。肛裂出血则多伴有排便时的剧痛。如果出血颜色暗红或呈柏油样便,往往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可能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导致,血液在肠道内经过消化液作用后颜色发生改变。

2.关注出血量:少量出血可能是轻微的肛周疾病或者早期肠道病变的信号。例如内痔初期可能仅有点滴出血。而大量出血则是比较危险的情况,可能导致贫血甚至休克,如肠道内较大血管破裂或者胃部大量出血等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3.是否伴有疼痛:如果大便出血同时伴有疼痛,常见于肛裂、外痔发炎等。肛裂患者在排便时疼痛剧烈,呈撕裂样,随后有鲜血滴出。外痔发炎时,除了疼痛,还可能有肛门肿物红肿、压痛明显等症状。如果是无痛性便血,内痔的可能性较大,还有可能是直肠息肉或者直肠癌,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4.是否有肿物脱出:排便时若有肿物脱出肛门外,可能是内痔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表现。内痔肿物脱出初期可自行回纳,随着病情加重,可能需要用手推回甚至无法回纳。直肠脱垂也会有肿物脱出,但与内痔有所不同,直肠脱垂的肿物呈环状,表面为黏膜组织。肿物脱出容易引起感染、嵌顿等并发症,需要引起重视。

5.近期饮食情况:近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或者大量饮酒后出现大便出血,可能是这些因素刺激了肛门直肠黏膜,导致痔疮、肛裂等疾病加重而出血。长期饮食不均衡,缺乏膳食纤维,容易引起便秘,便秘是导致大便出血的常见诱因之一,因为干结的大便容易划伤肛门或直肠黏膜。

在发现大便出血后,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加重出血情况。同时要保持肛门清洁,避免感染。如果出血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头晕、乏力等,应尽快就医进行详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