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心源性哮喘为什么发生在夜间

2025.04.01 08:51

心源性哮喘夜间发作与平卧位增加回心血量、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夜间激素水平变化、夜间呼吸道阻力增加以及夜间心功能下降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平卧位增加回心血量:平卧位时,下肢静脉回流增加,导致回心血量增多,加重心脏负担。心脏负荷增加会引发肺静脉压力升高,促使液体渗出到肺泡和支气管,引发哮喘症状。夜间长时间保持平卧位,这种效应更加明显,因此心源性哮喘更容易在夜间发作。

2.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夜间迷走神经活动增强,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道阻力增加。迷走神经兴奋还会引起心率减慢和心肌收缩力减弱,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夜间更容易出现心源性哮喘。

3.夜间激素水平变化:夜间皮质醇水平下降,抗炎作用减弱,容易引发气道炎症和支气管收缩。同时,夜间肾上腺素水平降低,支气管扩张作用减弱,进一步增加哮喘发作的风险。激素水平的昼夜变化是心源性哮喘夜间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4.夜间呼吸道阻力增加:夜间呼吸道阻力增加,导致呼吸做功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呼吸道阻力增加还会引起肺泡内压力升高,促使液体渗出到肺泡和支气管,引发哮喘症状。夜间呼吸道阻力的增加是心源性哮喘夜间发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5.夜间心功能下降:夜间心功能下降,心脏泵血能力减弱,导致肺静脉压力升高,促使液体渗出到肺泡和支气管,引发哮喘症状。心功能下降还会引起全身血液循环障碍,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夜间心功能的下降是心源性哮喘夜间发作的关键因素之一。

心源性哮喘夜间发作的机制复杂,涉及多个生理和病理过程的相互作用。除了上述因素外,夜间环境温度变化、睡眠质量下降等也可能对心源性哮喘的发作产生影响。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心源性哮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