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拔尿管为什么会流血

2025.10.30 07:11

拔尿管时流血可能由尿道黏膜损伤、尿管气囊未完全抽空、尿道炎症或感染、凝血功能障碍、操作手法不当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尿道黏膜损伤:拔管时尿管与尿道摩擦可能导致黏膜破损出血,尤其是长期留置尿管者尿道黏膜较脆弱。拔管动作需轻柔,避免暴力拉扯,必要时使用润滑剂减少摩擦。

2.尿管气囊未完全抽空:气囊内残留液体会增加尿管直径,强行拔出可能撕裂尿道。拔管前需确认气囊完全排空,可通过注射器回抽检查无液体残留。

3.尿道炎症或感染:炎症会使尿道充血水肿,组织脆性增加,轻微刺激即可出血。需先控制感染,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待炎症消退后再拔管。

4.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异常患者易发生拔管后渗血。术前需评估凝血功能,异常者需纠正后再操作,必要时局部压迫止血。

5.操作手法不当:角度错误或速度过快可能损伤尿道。应沿尿道生理弯曲缓慢拔出,遇阻力时暂停并调整方向,避免生拉硬拽。

拔尿管后轻微出血多为暂时性,可通过多饮水稀释尿液减少刺激。若出血持续或量大,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深层损伤或未发现的病理因素。术后观察尿液颜色及排尿情况,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