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应该怎样治疗病毒性肝炎

2025.09.23 10:48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需根据具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方案,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护肝治疗及生活方式管理。

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治疗方法各异。甲型和戊型肝炎多为急性感染,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休息、补液和护肝药物,通常可自愈。乙型和丙型肝炎易转为慢性,需长期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常用核苷类似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或干扰素抑制病毒复制;丙型肝炎则采用直接抗病毒药物如索磷布韦联合达拉他韦,治愈率超过95%。丁型肝炎需联合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护肝药物如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可辅助缓解炎症,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监测肝功能、病毒载量和影像学检查对评估疗效至关重要。

治疗期间需严格戒酒,避免加重肝损伤。高蛋白、低脂饮食有助于修复肝细胞,但肝硬化患者需控制蛋白质摄入以防肝性脑病。接种甲肝和乙肝疫苗可预防重叠感染。避免滥用药物,尤其是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慢性肝炎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早期发现肝纤维化或肝癌迹象。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饮食清洁和规范注射操作,可降低传播风险。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