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颅脑损伤可以引起哪些功能障碍

2025.08.11 14:18

颅脑损伤可引起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具体分析如下:

1.运动功能障碍:颅脑损伤后常见肢体瘫痪或肌张力异常,由于大脑运动区或传导通路受损,导致随意运动控制能力下降。可能出现偏瘫、截瘫或单肢无力,伴随共济失调或震颤。严重时出现去大脑强直或去皮层强直,提示脑干或皮层损伤。恢复期可能遗留精细动作障碍,如持物不稳或步态异常。

2.感觉功能障碍:损伤感觉皮层或传导束会导致躯体感觉异常,表现为痛温觉减退、触觉缺失或位置觉障碍。部分患者出现幻肢感或异常疼痛,如中枢性疼痛综合征。感觉过敏或感觉倒错也可能发生,影响日常活动。双侧丘脑损伤可能引起全身感觉迟钝。

3.认知功能障碍:前额叶或颞叶损伤易导致注意力涣散、记忆减退或执行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定向力障碍、计算力减弱或抽象思维困难。严重者伴随人格改变,如冲动或淡漠。部分患者存在视空间认知缺陷,无法完成复杂构图或路线识别。

4.语言功能障碍:优势半球损伤常引发失语症,包括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或混合性失语。患者可能出现命名困难、语法错乱或理解障碍。非优势半球损伤可能导致语用障碍,如语调平板或语境理解异常。完全性失语者丧失读写及口语能力。

5.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下丘脑或脑干受损可导致体温调节异常、循环波动或胃肠功能紊乱。常见中枢性高热、应激性溃疡或尿崩症。部分患者出现瞳孔调节异常或汗液分泌失调。严重者伴随呼吸节律改变,需机械通气支持。

颅脑损伤后需定期评估功能状态,避免过度刺激或疲劳。早期康复介入可改善预后,但需根据损伤程度制定个性化方案。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警惕颅内压增高或继发出血。营养支持与心理疏导需贯穿治疗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