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新生儿肝炎黄疸高怎么办

2025.09.08 17:11

新生儿肝炎黄疸高需及时就医检查肝功能、保持充足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适当晒太阳辅助退黄、避免使用加重肝脏负担的药物、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防止核黄疸。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检查肝功能:新生儿肝炎伴随黄疸升高需第一时间就医,通过血液检测明确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转氨酶数值,区分是否为胆汁淤积性或肝细胞性黄疸。医生会根据结果判断是否需住院治疗,如存在感染需针对性使用抗生素,严重胆汁淤积可能需熊去氧胆酸等药物疏通胆管。

2.保持充足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频次,每日8-12次,通过肠道蠕动加速胆红素随粪便排出。若母乳不足可短暂补充适度水解奶粉,减少因饥饿导致的肠肝循环加重黄疸。喂养后轻拍背部帮助消化,观察排尿排便量及颜色变化。

3.适当晒太阳辅助退黄: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阳光柔和时段,将新生儿裸露背部或四肢照射5-10分钟,避免直射眼睛及生殖器。紫外线可转化皮肤表层胆红素为水溶性物质,但需注意遮挡头部并控制时间,过度暴晒可能引发脱水或发热。

4.避免使用加重肝脏负担的药物:禁用磺胺类、阿司匹林等可能引发溶血或肝毒性的药物,茵栀黄口服液等中成药需严格遵医嘱。母亲若哺乳应暂停食用酒精、辛辣食物及不明成分偏方,防止通过乳汁影响新生儿代谢功能。

5.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防止核黄疸:每日用经皮胆红素仪检测或定期复查血胆红素,若接近换血阈值通常超过20mg/dl需立即干预。观察是否出现嗜睡、肌张力减低等核黄疸先兆,蓝光治疗期间注意遮盖双眼及会阴部保护。

黄疸期间避免包裹过多衣物导致体温升高,室内保持通风。记录每日黄疸范围变化及精神状态,就诊时携带详细喂养和排便记录供医生参考。母亲情绪稳定有助于乳汁分泌,家庭成员需共同关注新生儿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沟通医疗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