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中耳炎导致的耳鸣如何治疗

2025.10.20 17:59

中耳炎导致的耳鸣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使用减充血剂缓解咽鼓管阻塞、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鼓膜穿刺或置管引流积液以及营养神经药物改善耳蜗功能。具体分析如下:

1.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中耳炎常由细菌感染引起,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类或头孢类,疗程通常为7-10天。若感染未及时控制,可能加重耳鸣或导致听力下降。治疗期间需监测耳部症状变化,避免自行停药。

2.使用减充血剂缓解咽鼓管阻塞:咽鼓管功能障碍是中耳炎的重要诱因,减充血剂如麻黄碱可收缩黏膜血管,减轻肿胀。鼻腔喷雾或口服药物均可选用,但连续使用不超过一周。配合捏鼻鼓气法,有助于恢复中耳压力平衡。

3.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急性中耳炎伴随严重水肿时,可短期口服或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或泼尼松能快速抑制炎症介质释放,缓解耳鸣症状。需注意激素的副作用,如血糖升高或免疫力抑制。

4.鼓膜穿刺或置管引流积液:当中耳积液持续存在时,需通过鼓膜穿刺抽出液体,或放置通气管促进引流。手术能迅速改善耳鸣和耳闷感,术后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感染。

5.营养神经药物改善耳蜗功能:长期耳鸣可能损伤听神经,可使用甲钴胺或维生素B族药物促进修复。辅以银杏叶提取物等改善微循环,但疗效因人而异,需结合其他治疗同步进行。

治疗期间避免用力擤鼻或潜水,防止加重中耳压力异常。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若耳鸣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眩晕,需进一步检查排除其他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