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下肢动脉硬化不治疗有什么危害

2025.03.07 20:04

下肢动脉硬化不治疗可能导致肢体缺血坏死、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影响生活质量、引发感染和溃疡、导致截肢等严重后果。具体分析如下:

1.肢体缺血坏死:下肢动脉硬化会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减少血液供应,严重时可能引发肢体缺血坏死。缺血坏死通常从远端开始,逐渐向近端蔓延,表现为皮肤发紫、疼痛加剧、感觉异常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坏死组织可能扩散,增加治疗难度和风险。

2.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下肢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的表现之一,常伴随冠状动脉、脑血管等部位的动脉硬化。未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可能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动脉硬化斑块不稳定时,可能脱落形成血栓,堵塞重要血管,导致严重后果。

3.影响生活质量:下肢动脉硬化引起的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症状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患者可能因疼痛而无法正常行走,活动能力受限,甚至需要长期卧床。夜间疼痛加剧可能导致睡眠障碍,进一步影响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4.引发感染和溃疡:下肢动脉硬化导致血液循环障碍,使局部组织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和溃疡。溃疡多发生在足部,初期可能表现为皮肤破损、渗出,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发展为深部组织感染,甚至引发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

5.导致截肢:严重下肢动脉硬化可能导致肢体远端组织坏死,若无法通过血管重建或药物治疗改善血供,可能需要进行截肢手术。截肢不仅造成身体残疾,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功能产生深远影响,增加负担。

下肢动脉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随着病情发展,危害逐渐显现。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是预防和控制下肢动脉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关键。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和规范治疗,可以有效延缓疾病进展,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