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脏疾病是不是更容易出现心脏骤停

2024.09.10 18:14

心脏疾病确实更容易出现心脏骤停。

当心脏存在疾病时,其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往往已经受到了损害。比如冠心病可能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心肌病可能使心肌变得薄弱、无力或异常增厚,心律失常可能扰乱心脏的正常节律等。这些情况都会使心脏的稳定性下降,在一些诱发因素的作用下,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过度劳累、急性缺血等,就更容易引发心脏骤停。心脏疾病就如同给心脏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触发危险。

心脏疾病患者的心脏电活动、收缩和舒张功能等方面可能存在缺陷,这使得心脏在面对各种应激情况时,不能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和适应。而且,心脏疾病可能长期持续存在,在这个过程中,心脏的耐受性逐渐降低,发生骤停的风险也就相应增高。同时,心脏疾病患者可能还伴有其他健康问题,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加了心脏骤停的可能性。对于心脏疾病患者,需要格外重视心脏健康,积极治疗疾病,改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和评估,密切关注身体变化,以便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心脏骤停风险,最大程度地保障生命安全。只有充分认识到心脏疾病与心脏骤停的密切关系,才能更好地采取措施来预防和应对这一严重的健康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