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耳机造成噪音性聋怎么治疗

2025.10.20 17:59

长期佩戴耳机导致噪音性聋需及时干预,避免继续接触强噪音环境、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促进耳蜗血供、应用神经营养药物修复受损听觉神经、进行高压氧治疗缓解内耳缺氧、必要时佩戴助听器补偿听力。具体分析如下:

1.避免继续接触强噪音环境:立即停止使用耳机或降低音量至60分贝以下,减少嘈杂场所停留时间。持续噪音刺激会加重毛细胞损伤,早期脱离有害环境可阻止病情进展。建议选择隔音耳塞防护突发性噪声,每日累计使用耳机不超过1小时。

2.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促进耳蜗血供:常用银杏叶提取物、前列地尔等药物扩张血管,增加内耳血液流量。毛细胞缺氧是听力下降的关键因素,通过静脉滴注或口服用药可缓解耳蜗缺血状态,疗程需持续4-8周。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变化。

3.应用神经营养药物修复受损听觉神经:甲钴胺、神经生长因子等药物能促进螺旋神经节细胞修复。噪音性聋常伴随神经纤维脱髓鞘病变,通过肌肉注射或口服给药可加速神经传导功能恢复,联合维生素B族效果更佳。

4.进行高压氧治疗缓解内耳缺氧:在2-2.5个大气压纯氧舱内每日治疗60分钟,连续10-15次。高压氧能提升血氧分压,改善毛细胞代谢障碍,对病程3个月内的患者效果显著。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耳鸣加重等暂时性反应。

5.必要时佩戴助听器补偿听力:对中重度听力损失者需经专业验配,选择降噪功能良好的耳背式或深耳道式助听器。正确使用助听器可提高言语识别率,避免因听力障碍导致社交孤立,需每半年调试参数以适应听力变化。

出现耳鸣或听力下降后应于72小时内就诊,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损伤。定期进行纯音测听评估疗效,治疗期间严格禁烟酒,保持低盐饮食控制血压。睡眠不足会加重内耳缺血,需保证每日7小时以上休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