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什么是暴发性肝炎

2025.08.20 16:10

暴发性肝炎是一种急性肝炎的严重形式,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特别是甲型或乙型肝炎病毒。此病症以迅速进展的肝功能衰竭为特征,可能在短时间内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危及生命。暴发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病毒的直接损伤、免疫反应的异常以及肝脏的再生能力受限等多种因素。

在暴发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中,患者常常会出现黄疸、乏力、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伴随肝功能指标的显著异常。由于病情发展迅速,部分患者可能在数天至数周内出现肝昏迷、出血倾向等严重并发症。此病的诊断通常依赖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医生会通过血液检测肝功能、病毒标志物以及凝血功能等指标来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方面,暴发性肝炎的管理主要集中在支持性治疗和监测肝功能,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肝移植以挽救生命。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在面对暴发性肝炎时,需特别注意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感染者共享食物和饮水,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接种疫苗也是预防乙型肝炎的重要手段,尤其对于高风险人群而言,疫苗接种可以显著降低感染几率。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定期进行肝功能监测和随访,能够帮助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措施。饮食方面,建议避免高脂肪和刺激性食物,保持营养均衡,以减轻肝脏负担。心理支持同样不可忽视,患者及其家属应保持积极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增强抵抗力。暴发性肝炎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疾病,早期识别、及时治疗和有效预防是保障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