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脚面发黑是什么病引起的

2024.12.02 15:59

脚面发黑可能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其中较为常见的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当这种情况发生在脚部时,由于血液循环不畅,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不能充分供应到脚面的组织,就会引起脚面皮肤颜色改变,出现发黑的现象。而且,患者往往还会伴有下肢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等症状,即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疼痛,休息后可缓解,继续行走又会出现疼痛。

糖尿病足也可能导致脚面发黑。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引起神经和血管的病变。血管病变会使足部的血液循环受阻,神经病变会导致患者对足部的损伤缺乏感知。一旦足部出现微小的伤口,就容易引发感染,感染加重时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从而使脚面皮肤发黑。同时,一些血液系统疾病,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会影响血小板的功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容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影响脚部的血液供应,也可能造成脚面发黑。还有,严重的静脉曲张如果长期不治疗,静脉血液回流受阻,也可能导致脚面皮肤营养障碍而发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