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下肢浮肿是什么原因

2025.03.07 20:05

下肢浮肿的原因包括心脏功能不全、肾脏疾病、肝脏疾病、静脉回流障碍、淋巴系统异常等,具体分析如下:

1.心脏功能不全:心脏功能不全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血液回流受阻,下肢静脉压力升高,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引起浮肿。常见于心力衰竭患者,尤其是右心衰竭时,体循环淤血明显,下肢浮肿更为显著。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需通过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明确诊断。

2.肾脏疾病:肾脏是调节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平衡的重要器官,肾脏疾病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会导致水钠潴留,引起全身性浮肿,下肢尤为明显。患者常伴有尿量减少、蛋白尿等症状,需通过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等明确诊断,及时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

3.肝脏疾病: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炎等会导致门静脉高压和低蛋白血症,影响血液回流和液体平衡,引起下肢浮肿。肝硬化患者常伴有腹水、黄疸等症状,需通过肝功能检查、腹部超声等明确诊断,治疗需针对原发病进行,同时注意营养支持。

4.静脉回流障碍: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如深静脉血栓、静脉曲张等会导致血液淤积,静脉压力升高,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引起浮肿。深静脉血栓患者常伴有下肢疼痛、肿胀等症状,需通过血管超声、D-二聚体检查等明确诊断,及时抗凝治疗以避免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5.淋巴系统异常:淋巴系统异常如淋巴水肿、淋巴管炎等会导致淋巴液回流受阻,液体在组织间隙积聚,引起下肢浮肿。淋巴水肿患者常伴有皮肤增厚、肢体沉重感等症状,需通过淋巴造影、核素扫描等明确诊断,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必要时需手术治疗。

下肢浮肿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需结合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综合分析,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适当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有助于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