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脏造影检查需要注意什么

2025.03.24 17:51

心脏造影检查需要注意术前准备、药物调整、饮食控制、心理调节、术后护理,具体分析如下:

1.术前准备:心脏造影检查前需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包括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确保身体状况适合进行造影。术前需告知医生过敏史、用药史,特别是对造影剂过敏的情况。术前需签署知情同意书,了解检查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术前需进行皮肤清洁,特别是穿刺部位,以减少感染风险。术前需排空膀胱,避免检查过程中不适。

2.药物调整:心脏造影检查前需根据医生指导调整药物,特别是抗凝药物和降糖药物。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需在医生指导下停用或调整剂量,以减少出血风险。降糖药物需根据检查时间调整,避免低血糖发生。其他药物如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等需继续服用,除非医生另有指示。术前需告知医生所有正在服用的药物,包括中药和保健品。

3.饮食控制:心脏造影检查前需进行饮食控制,特别是检查前6-8小时需禁食,以避免检查过程中呕吐或误吸。术前可适量饮水,但需避免大量饮水,以免增加心脏负担。检查前需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术后需根据医生指导逐步恢复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术后需注意补充水分,促进造影剂排出。

4.心理调节:心脏造影检查前需进行心理调节,保持平和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可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术前可与医生沟通,了解检查过程和注意事项,增加信心。家属的陪伴和支持也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术后需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后续治疗和护理。

5.术后护理:心脏造影检查后需进行术后护理,特别是穿刺部位需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术后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减少出血风险。术后需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肿胀、疼痛等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术后需按医生指导服用药物,特别是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术后需定期复查,监测心脏功能和造影剂排出情况。

心脏造影检查是一项重要的诊断手段,通过上述注意事项的严格执行,可以有效降低检查风险,提高检查效果。患者需与医生密切配合,确保检查顺利进行,为后续治疗提供准确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