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心脏病应该怎么调养

2024.12.30 13:14

心脏病的调养需注意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控制情绪、定期复查。具体分析如下:

1.合理饮食:心脏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减少高盐、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菠菜、西兰花、苹果等,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减轻心脏负担。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等,可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暴饮暴食,每餐七八分饱为宜,这样能有效控制体重,防止肥胖给心脏带来额外压力。

2.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对心脏病患者有益。例如散步这种低强度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每天坚持散步30分钟左右。太极拳也是不错的选择,其动作缓慢、柔和,可调节气息,使身心放松。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剧烈运动。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呼吸稍急促但仍能正常交谈为宜,这样既能达到锻炼效果,又不会给心脏造成过度负担。

3.规律作息:规律的作息对心脏病患者至关重要。每天应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7-8小时为宜。早睡早起,避免熬夜。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减轻心脏在夜间的负担。中午适当午休,可使身体得到放松和休息,缓解上午的疲劳。建立固定的作息时间表,让身体适应规律的生活节奏,有助于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减少心律失常等问题的发生。

4.控制情绪:情绪对心脏健康影响很大。患者应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过度激动、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例如在遇到压力或不愉快的事情时,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转移注意力,舒缓情绪。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会使体内激素失衡,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加重心脏负担。而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助于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降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5.定期复查:定期复查是心脏病调养的重要环节。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通过复查可以及时了解心脏的功能状态、病情变化,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在复查间隔期间出现新的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应及时就医。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问题,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心脏病患者在调养过程中,要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引发血管收缩,加重心脏负担。在用药方面,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