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折恢复期间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5.07.23 08:37

骨折恢复期间需保持患肢固定稳定、适度进行康复锻炼、补充营养促进骨骼愈合、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活动、定期复查观察恢复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患肢固定稳定:骨折初期需严格遵医嘱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防止断端移位。固定期间注意观察肢体末端血液循环,若出现肿胀加剧、皮肤发紫或麻木需及时就医。睡眠时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减轻水肿。避免自行拆除固定装置,以免影响愈合。

2.适度进行康复锻炼:固定解除后应在指导下逐步活动关节,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如轻柔按摩或辅助屈伸;后期增加主动锻炼强度,如握力训练或负重练习。锻炼需循序渐进,疼痛明显时应暂停并咨询医生。

3.补充营养促进骨骼愈合:饮食需富含钙质和蛋白质,如牛奶、豆制品、鱼类等,同时补充维生素D以增强钙吸收。避免高盐或辛辣食物,减少钙流失。吸烟饮酒可能延缓愈合,恢复期应严格戒除。

4.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活动:骨折未完全愈合前禁止提重物或跑跳,防止二次损伤。下肢骨折者需借助拐杖分散体重,逐步增加承重时间。恢复后期运动需选择低冲击项目,如游泳或骑自行车。

5.定期复查观察恢复情况:按医生要求拍摄X光片,确认骨痂生长和对位情况。若愈合延迟或出现异常疼痛、发热,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复查还能评估康复进度,指导后续锻炼计划。

恢复期间需注意心理调适,长期制动可能导致情绪低落,可通过阅读或轻度社交缓解压力。环境安全也需重视,居家减少障碍物,浴室铺设防滑垫。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整体恢复,避免熬夜或过度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