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天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级甲等 风湿免疫科

为什么能得风湿病

2024.11.25 13:09

风湿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内分泌因素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遗传因素:某些风湿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患风湿病的成员,个体发病的风险会相对增加。因为遗传基因可能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关节结构或代谢功能等方面。例如类风湿关节炎,研究发现特定的基因变异与疾病的易感性密切相关,这些基因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识别,导致免疫细胞错误地攻击关节滑膜等组织,进而引发炎症和关节损伤等风湿病症状。

2.感染因素:细菌、病毒等感染源可诱发风湿病。当人体感染某些细菌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后,可能引发风湿热。这种细菌的某些成分与人体关节、心脏等组织的抗原存在相似性,免疫系统在清除细菌的过程中,可能会错误地将自身组织当作外来病原体进行攻击,从而导致关节炎症、心脏瓣膜病变等风湿病相关症状。病毒感染也类似,像EB病毒感染可能与某些自身免疫性风湿病的发病相关,病毒感染可能改变机体免疫系统的平衡,激活自身免疫反应。

3.免疫因素:免疫系统紊乱是风湿病发病的核心环节。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但在风湿病患者中,免疫系统出现异常。自身免疫细胞可能错误地识别自身组织为外来抗原,从而产生自身抗体。例如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患者体内会产生大量针对自身细胞核成分的抗体,这些抗体与自身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皮肤、肾脏、关节等部位的小血管壁上,激活补体系统,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皮肤红斑、肾脏损害、关节疼痛等一系列症状。

4.环境因素:寒冷、潮湿的环境可能促使风湿病的发生。长时间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人体的血液循环会受到影响,关节周围的血管收缩,导致局部组织供血不足,代谢废物堆积。同时,这种环境可能影响关节滑膜细胞的功能,使其对炎症刺激更为敏感。例如,一些长期在寒冷潮湿环境中工作的人群,如渔民、矿工等,患风湿病的几率相对较高。环境污染中的某些化学物质也可能对免疫系统产生影响,增加风湿病的发病风险。

5.内分泌因素:内分泌系统的变化与风湿病的发病有关。例如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在某些风湿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女性在生理期、孕期或更年期等特殊生理时期,雌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在类风湿关节炎中,雌激素可能通过影响免疫系统细胞的功能,如调节T细胞和B细胞的活性,来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较高的雌激素水平可能增加女性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易感性,而且在疾病的进程中,雌激素的波动也可能影响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症状的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等。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寒冷潮湿环境,注意保暖。如果有家族病史,更要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可能出现的风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