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感冒中医怎么治疗

2024.12.17 13:39

中医治疗感冒可通过辨证用药、食疗、针灸、推拿、拔罐等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1.辨证用药:中医将感冒分为多种证型,如风寒感冒,常用麻黄汤、桂枝汤等方剂,以辛温解表;风热感冒则多用银翘散、桑菊饮等,起到辛凉解表的作用。不同证型用药差异大,需准确辨证,根据患者症状、舌象、脉象等来判断是风寒、风热还是暑湿等感冒类型,从而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2.食疗:食疗在感冒治疗中有一定辅助作用。例如风寒感冒可食用生姜红糖水,生姜性温,能发散风寒,红糖可补充能量,二者搭配有助于缓解风寒感冒症状。风热感冒可饮用薄荷粥,薄荷疏散风热,粳米养胃,能减轻风热之邪引起的发热、咽痛等症状。

3.针灸:通过针刺特定穴位来调节人体气血阴阳,达到治疗感冒的目的。如针刺合谷穴,合谷为大肠经原穴,有疏风解表等功效,对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等症状有改善作用。还可针刺风池穴,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能祛风解表,减轻感冒不适。

4.推拿:推拿也是中医治疗感冒的常用方法。比如推攒竹,从两眉之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用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可疏风解表,醒脑明目,对感冒初期的不适有缓解效果。还有揉迎香穴,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揉此穴能通利鼻窍,减轻感冒引起的鼻塞症状。

5.拔罐:拔罐可祛除体内的风邪、寒邪等。对于风寒感冒,可在背部膀胱经等部位拔罐,通过罐的负压吸附作用,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起到疏通经络、祛风散寒的功效,有助于改善感冒的症状。

感冒期间应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清淡,多喝温水,这样有助于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