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脏骤停是什么原因

2025.03.07 20:05

心脏骤停的原因主要包括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药物或毒物中毒、严重缺氧以及急性大出血。具体分析如下:

1.心脏疾病: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是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律失常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心脏电活动异常,进而引发心脏骤停。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心肌炎则是心肌的炎症反应,心律失常则是心脏电传导系统的异常。

2.电解质紊乱:电解质如钾、钠、钙等在维持心脏正常电活动中起关键作用。电解质紊乱,尤其是高钾血症或低钾血症,会干扰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导致心脏骤停。高钾血症会使心肌细胞膜电位升高,抑制心脏电活动,低钾血症则会导致心肌细胞兴奋性增高,引发心律失常。

3.药物或毒物中毒:某些药物或毒物如洋地黄、奎尼丁、有机磷农药等,过量使用或误服会导致心脏骤停。这些物质会干扰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导致心律失常或直接抑制心脏功能。洋地黄类药物过量会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有机磷农药则会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导致神经传导异常。

4.严重缺氧:严重缺氧如窒息、溺水、一氧化碳中毒等,会导致心脏骤停。缺氧会使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影响心脏的正常收缩和电活动。窒息和溺水会导致肺部气体交换障碍,一氧化碳中毒则会与血红蛋白结合,降低血液携氧能力。

5.急性大出血:急性大出血如外伤、消化道出血等,会导致心脏骤停。大量失血会使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心脏无法维持有效泵血,导致心脏骤停。外伤导致的出血会迅速降低血容量,消化道出血则会导致慢性失血,最终引发急性循环衰竭。

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等急救措施。了解其常见原因有助于预防和及时处理,提高抢救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