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急性胆囊炎需要禁食吗

2024.08.10 20:49

急性胆囊炎患者通常需要禁食。

急性胆囊炎发作时,胆囊会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表现为胆囊壁充血、水肿、渗出等。此时进食可能会刺激胆囊收缩,加重胆囊的炎症和疼痛,甚至可能导致胆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禁食可以让胆囊得到充分的休息,减少胆汁的分泌和胆囊的收缩活动,有助于缓解炎症和疼痛。

在禁食期间,患者主要通过静脉补液来维持身体的营养和水分需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晶体液和胶体液,以补充血容量、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同时,还会给予抗生素治疗,以控制感染。随着病情的逐渐缓解,患者的症状会逐渐减轻,如腹痛减轻、体温恢复正常、白细胞计数下降等。此时,可以逐渐开始进食。

开始进食时,通常先给予少量的流食,如米汤、果汁等,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患者没有出现不适,可以逐渐增加进食量和食物的种类,但仍应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这些食物容易刺激胆囊收缩,可能导致病情复发。

急性胆囊炎患者在发作期通常需要禁食,以利于病情的恢复。但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应严格遵守医生的医嘱,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预防急性胆囊炎的复发。同时,如果患者出现腹痛、发热等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