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孕期检查出乙肝怎么办

2025.04.16 11:04

孕期检查出乙肝应及时就医咨询专科医生、遵医嘱进行肝功能及病毒量监测、根据情况考虑抗病毒治疗、做好母婴阻断措施防止传染胎儿、保持良好心态配合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咨询专科医生:孕期发现乙肝感染需第一时间前往感染科或肝病专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专科医生会根据病史、体征及实验室结果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避免盲目用药或延误治疗。孕期肝功能波动较大,需严格遵循医学建议,不可自行调整治疗方案。

2.遵医嘱进行肝功能及病毒量监测:孕期需定期检测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载量及超声检查,动态观察病情变化。高病毒载量可能增加母婴传播风险,密切监测有助于及时干预。通常建议每1-2个月复查一次,孕晚期需加密监测频率,为分娩方式选择提供依据。

3.根据情况考虑抗病毒治疗:若病毒活跃复制或肝功能异常,医生可能建议在孕中晚期启动抗病毒药物。符合指征的孕妇通过规范用药可显著降低病毒量,减少宫内感染概率。药物选择需兼顾安全性与有效性,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用药期间需严格随访。

4.做好母婴阻断措施防止传染胎儿: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需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联合阻断有效率超过90%。母乳喂养并非绝对禁忌,但若母亲病毒量高或乳头皲裂出血时应暂停。分娩后产妇需继续监测肝功能,新生儿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后需复查抗体水平。

5.保持良好心态配合治疗:乙肝孕妇易产生焦虑情绪,但过度紧张反而不利于病情控制。通过正规治疗多数可有效阻断母婴传播,孕妇应保证充足营养、避免劳累,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现代医学对乙肝管理已非常成熟,积极面对是关键。

孕期乙肝管理需要多学科协作,重点在于控制病毒活动与阻断垂直传播。通过科学干预,绝大多数乙肝孕妇能安全分娩健康婴儿,产后仍需长期随访以评估肝脏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