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新生儿上吐下泻怎么回事

2024.12.03 11:32

新生儿上吐下泻可能是喂养不当、感染、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腹部着凉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喂养不当:如果喂奶过多、过快,或者喂奶过程中吞入大量空气,都可能引起新生儿上吐下泻。新生儿的胃容量较小,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过度喂养会加重肠胃负担。喂奶后没有及时拍嗝,胃内气体积聚也会导致呕吐和腹泻。这种情况下,要调整喂养方式,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喂奶时注意奶嘴大小是否合适,避免奶流速度过快,喂奶后及时将新生儿竖抱起来拍嗝,排出胃内空气。

2.感染: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都可能影响新生儿的肠胃功能。例如轮状病毒感染,在秋冬季节较为常见,感染后会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等也会引发肠道炎症。如果是感染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感染的类型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抗病毒或抗菌治疗,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

3.乳糖不耐受:新生儿体内乳糖酶缺乏时,无法完全消化母乳或配方奶中的乳糖,就会导致乳糖不耐受,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这种情况可能是先天性乳糖酶缺乏,也可能是继发于肠道感染之后。如果怀疑是乳糖不耐受,可以尝试更换为无乳糖奶粉,观察症状是否改善。同时,母乳喂养的妈妈要注意自身饮食,减少含乳糖食物的摄入。

4.牛奶蛋白过敏:部分新生儿对牛奶中的蛋白质过敏,食用含有牛奶蛋白的配方奶后会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呕吐、腹泻、皮疹等。如果是牛奶蛋白过敏,需要更换为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奶粉,以避免过敏反应的持续发生。同时,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症状变化。

5.腹部着凉:新生儿的腹部如果保暖不当,着凉后会引起肠胃蠕动加快,导致上吐下泻。平时要注意给新生儿的腹部做好保暖措施,如穿上肚兜,睡觉时盖好被子,避免腹部直接暴露在冷空气中。

在新生儿出现上吐下泻的情况时,家长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体温、尿量等情况。如果呕吐和腹泻症状严重,或者伴有发热、精神萎靡、尿量明显减少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同时,要注意保持新生儿肛周皮肤的清洁干燥,防止因腹泻导致的皮肤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