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出血后怎么调养

2025.01.05 12:46

胃出血后的调养包括注意休息、调整饮食、避免刺激、合理用药、定期复查。具体分析如下:

1.注意休息:胃出血后身体较为虚弱,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应避免过度劳累,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休息时可采取舒适的体位,减轻胃部压力。同时,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再次引发胃部出血。在恢复初期,可适当进行一些轻度的活动,如散步等,但要循序渐进,随着身体的逐渐恢复再增加活动量。

2.调整饮食:饮食调整是胃出血后调养的关键。开始应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如米汤、藕粉等,这些食物容易消化吸收,对胃部的刺激较小。逐渐过渡到软食,如软面条、馒头等。要少食多餐,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增加胃部负担。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粗糙、坚硬的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坚果等,这些食物可能会损伤胃黏膜,导致再次出血。

3.避免刺激:要避免各种对胃的刺激因素。戒烟戒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对胃黏膜造成损害。同时,要注意胃部保暖,避免受寒,寒冷可能会引起胃部血管收缩,影响胃部的血液循环。另外,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为这些情绪可能会影响胃肠功能,不利于胃出血后的恢复。

4.合理用药: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如果需要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铝碳酸镁等,要按时服用。如果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进行规范的抗菌治疗。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避免使用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等,如果必须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5.定期复查:定期复查有助于及时了解胃部的恢复情况。一般需要进行胃镜检查,通过胃镜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修复情况,是否存在残留的病变等。复查的时间间隔根据个人的病情而定,通常在胃出血后的一段时间内,如1-3个月进行首次复查。如果恢复良好,可逐渐延长复查的时间间隔。除了胃镜检查,可能还需要进行血常规等检查,以了解是否存在贫血等情况。

胃出血后的调养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态。如果出现黑便、呕血、腹痛加剧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