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肠息肉是什么情况

2025.03.06 10:21

肠息肉是指肠道黏膜表面突起的异常组织增生,通常发生在结肠或直肠内。肠息肉可以是良性的,但也存在恶变的风险,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可能发展为结直肠癌。肠息肉的形成与遗传、年龄、饮食习惯、慢性炎症等多种因素有关。大多数肠息肉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体积增大或数量增多,可能出现便血、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肠息肉的类型多样,包括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腺瘤性息肉是最常见的类型,具有较高的恶变风险。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通常为良性,恶变风险较低。肠息肉的诊断主要依靠结肠镜检查,通过内镜可以直接观察息肉的大小、形态和位置,并取活检进行病理分析。影像学检查如CT结肠成像也可辅助诊断。治疗方面,较小的息肉可在结肠镜检查时直接切除,较大的息肉或怀疑恶变的息肉可能需要手术切除。术后需定期随访,监测复发情况。

预防肠息肉的关键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肠息肉的发生风险。戒烟限酒、控制体重、规律运动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对于有家族史或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肠息肉。出现便血、腹痛等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通过早期干预和科学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肠息肉及其恶变的风险,维护肠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