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如何改善面瘫肌肉萎缩

2025.09.11 19:34

面瘫后肌肉萎缩可通过针灸刺激神经与肌肉、坚持面部肌肉功能训练、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营养支持增强肌肉修复能力、药物辅助缓解神经水肿。具体分析如下:

1.针灸刺激神经与肌肉:针灸能激活面部瘫痪区域的神经信号传导,促进肌肉收缩反应。选取特定穴位如颊车、地仓等,通过针刺刺激可增强局部代谢,延缓肌肉萎缩进程。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过度刺激导致肌肉疲劳。

2.坚持面部肌肉功能训练:每日进行抬眉、鼓腮、闭眼等动作练习,逐步增加强度。训练能维持肌肉张力,防止纤维化。初期可借助镜子辅助纠正动作,确保对称性锻炼。

3.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用温热毛巾敷于患侧面部,每日2-3次。热量能扩张血管,加速营养物质输送,减少肌肉僵硬。温度控制在40℃左右,避免烫伤皮肤。

4.营养支持增强肌肉修复能力:增加蛋白质摄入如鱼肉、豆制品,补充维生素B族。均衡饮食有助于修复受损神经鞘膜,为肌肉提供合成原料。避免高盐饮食加重水肿。

5.药物辅助缓解神经水肿: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或神经营养药物,减轻神经压迫。药物需配合其他康复手段,不可依赖单一治疗。

康复期间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冷风直吹面部。定期复查调整方案,早期干预效果更佳。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增减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