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多汗症怎么办

2024.11.27 15:50

多汗症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心理调节来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日常护理:多汗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换衣物,减少细菌滋生。衣着方面尽量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有助于汗液的吸收和散发。在饮食上,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汗腺分泌。同时,要注意控制环境温度,避免处于高温环境中,减少出汗的诱因。

2.药物治疗:外用药物如氯化铝溶液,可以阻塞汗腺导管,减少汗液分泌。使用时按照医嘱涂抹于多汗部位。口服药物如抗胆碱能药物,能够抑制汗腺的分泌,但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像口干、视力模糊等,所以必须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使用,并且要密切关注身体反应,根据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多汗症患者,手术是一种选择。例如交感神经切除术,通过切断或破坏交感神经链,从而达到减少出汗的目的。不过手术有一定风险,可能会出现代偿性多汗,即身体其他部位出汗增多的现象,还可能有霍纳综合征等并发症,所以需要谨慎考虑,严格评估手术适应症。

4.中医治疗:中医可以通过中药调理和针灸治疗多汗症。中药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症状进行辨证论治,例如对于气虚多汗者,可能会使用黄芪、白术等中药来补气固表。针灸则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如针刺合谷、复溜等穴位,对多汗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操作。

5.心理调节:情绪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可能会加重多汗症。患者要学会放松自己,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当心理状态平稳时,出汗的情况也可能会有所减轻。

多汗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自行换药或停药。如果采用手术治疗,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同时,要关注自身症状的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