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筋膜室综合征有什么症状

2025.07.23 08:36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症状包括患肢剧烈疼痛且与损伤程度不符、感觉异常如麻木或刺痛、被动牵拉受累肌肉时疼痛加剧、患处皮肤苍白或发绀、远端脉搏减弱或消失。具体分析如下:

1.患肢剧烈疼痛且与损伤程度不符:疼痛是骨筋膜室综合征最早出现的症状,通常表现为持续性、难以忍受的胀痛或刀割样痛,止痛药物效果不佳。疼痛程度常超出原发损伤的范围,可能逐渐加重并向远端放射。

2.感觉异常如麻木或刺痛:由于筋膜室内压力升高压迫神经,早期可能出现患肢远端感觉过敏,随后发展为感觉减退或消失。常见于足背或手部,提示神经缺血性损伤。

3.被动牵拉受累肌肉时疼痛加剧:牵拉患肢肌肉会显著加重疼痛,这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例如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时被动伸直手指可诱发剧痛,因肌肉缺血后延展性降低。

4.患处皮肤苍白或发绀:随着病情进展,局部皮肤因血液循环障碍呈现苍白、发凉,后期可能出现发绀或大理石样花纹。皮肤紧张发亮,按压后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

5.远端脉搏减弱或消失:晚期症状,因动脉受压导致远端脉搏减弱或不可触及,但需注意脉搏存在并不能排除诊断,因动脉血压可能暂时高于筋膜室内压。

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就医,延误处理可能导致肌肉坏死或永久性功能障碍。早期减压是治疗关键,临床检查应结合症状与体征综合判断,避免依赖单一表现。监测筋膜室内压有助于明确诊断,但不可因检查延误手术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