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梗死溶栓治疗会出现出血吗

2024.08.21 15:51

脑梗死溶栓治疗有可能会出现出血。

脑梗死溶栓治疗是目前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确实存在一定出血风险。溶栓治疗的原理是通过溶解血栓来恢复梗死区域的血液灌注,但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影响到原本正常的血管壁,导致出血的发生。

溶栓后出血的原因较为复杂。一方面,溶栓药物在溶解血栓的同时,可能会使一些原本就脆弱的小血管或微血管发生破裂出血。另一方面,脑梗死本身会对脑组织造成一定损伤,使血管的稳定性下降,在溶栓药物的作用下更容易出现出血。如果患者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控制不佳、凝血功能障碍等,也会增加溶栓后出血的风险。出血可能表现为颅内出血,如脑实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这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也可能出现身体其他部位的出血,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鼻出血等。尽管溶栓治疗有出血风险,但不能因噎废食。医生在决定进行溶栓治疗前,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权衡溶栓的获益与风险。如果患者在发病早期,且没有绝对的溶栓禁忌证,溶栓带来的恢复脑部血流、改善预后等获益通常是大于出血风险的。在溶栓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医护人员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神经系统症状、出血倾向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出血并发症。脑梗死溶栓治疗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可能导致出血,但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密切监测的情况下,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选择,可为合适的患者带来良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