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肝脏损害有哪些后果

2025.01.04 17:34

肝脏损害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代谢紊乱、凝血功能障碍、腹水形成、肝性脑病等后果。具体分析如下:

1.肝功能异常:肝脏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损害后会使这些功能受到影响。例如解毒功能下降,体内的毒素无法有效代谢排出,会在体内蓄积。蛋白质合成功能受损,会导致白蛋白水平降低,影响身体的营养状态和渗透压平衡。胆红素代谢异常,会引起黄疸,使皮肤和巩膜发黄,胆汁排泄不畅还可能引发胆汁淤积等问题。

2.代谢紊乱:肝脏在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中起着关键作用。肝脏损害时,糖代谢紊乱,可能出现血糖异常,如肝糖原合成减少会导致低血糖,而糖异生作用异常又可能引发高血糖。脂肪代谢方面,脂肪的合成、转运和分解出现问题,容易造成脂肪在肝脏内堆积,形成脂肪肝,进一步加重肝脏损害。蛋白质代谢受影响,氨基酸的代谢失衡,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3.凝血功能障碍: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场所。肝脏损害后,凝血因子合成减少,会导致凝血时间延长,容易出现出血倾向。轻微碰撞就可能出现瘀斑、瘀点,严重时可能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甚至内脏出血等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4.腹水形成:肝脏损害可引起门静脉高压和低蛋白血症。门静脉高压使腹腔内的静脉回流受阻,血管内压力升高,液体渗出到腹腔。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也促使液体从血管内进入腹腔,从而形成腹水。腹水会使腹部膨隆,压迫周围器官,影响呼吸、消化等功能,还可能引发感染等并发症。

5.肝性脑病:肝脏损害到一定程度时,体内的氨等毒性物质代谢障碍,血氨水平升高。氨会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干扰大脑的能量代谢和神经递质传递,从而引起肝性脑病。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行为失常、昏迷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度饮酒、滥用药物等可能损害肝脏的行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肝脏问题并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