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卒中治疗指南

2025.08.08 10:25

脑卒中治疗指南主要针对急性脑卒中的诊断、治疗及后续管理,旨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类型,治疗策略因类型而异。缺血性脑卒中通常需要尽快恢复脑部血流,常用的方法包括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出血性脑卒中则侧重于控制出血和降低颅内压,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在急性期,及时的诊断至关重要。CT或MRI扫描可以帮助确认脑卒中的类型及其严重程度。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应在症状出现后的3至4.5小时内进行,以提高疗效。机械取栓则适用于大血管闭塞的患者,通常在症状出现后的6至24小时内进行。对于出血性脑卒中,控制血压和颅内压是治疗的重点,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如血肿清除或动脉瘤夹闭。康复治疗同样不可忽视,早期的康复干预有助于改善功能恢复,降低残疾率。

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多种因素。患者的年龄、既往病史、卒中类型及严重程度都会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对于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需综合考虑各类药物的相互作用及潜在风险。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康复阶段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避免过度疲劳或不当训练导致的二次伤害。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支持同样重要,提供必要的教育和指导,有助于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和康复过程。脑卒中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