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乙状结肠疝阻碍大便吗

2024.12.02 14:19

乙状结肠疝可能会阻碍大便。

乙状结肠疝是指乙状结肠通过腹壁薄弱区域突出形成的疝。当乙状结肠疝发生时,疝内容物乙状结肠的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如果疝囊较小,可能对乙状结肠的通畅性影响不大,但随着疝的发展,疝囊可能会逐渐增大并对乙状结肠形成压迫。这种压迫会导致乙状结肠管腔变窄,从而影响大便的正常通过,引起排便困难。如果乙状结肠在疝囊内发生嵌顿,也就是乙状结肠被卡住不能回纳到正常位置,这时候乙状结肠的血液循环会受到影响,肠管会出现水肿,进一步加重对肠腔的堵塞,严重阻碍大便的排出,甚至可能导致肠梗阻,出现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

对于乙状结肠疝患者,要注意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因为这些动作可能会使疝进一步加重。如果发现有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加重或者出现腹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同时,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对于一些较小的可复性疝,可能通过保守治疗,如使用疝气带等方法缓解症状,但如果疝比较严重或者出现嵌顿等紧急情况,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来修复腹壁的薄弱区域,恢复乙状结肠的正常解剖位置,以保证肠道的通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