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海绵窦血栓的概念

2024.11.07 15:04

海绵窦血栓是指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海绵窦炎症性血栓形成。

海绵窦是位于颅内蝶鞍两侧的硬脑膜静脉窦,内有许多重要的神经和血管通过。当发生海绵窦血栓时,通常是由于面部、眼部、鼻部等部位的感染病灶,如疖、痈、麦粒肿等,细菌通过面部静脉等途径逆行进入海绵窦,引发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眼部疼痛、肿胀、结膜充血水肿、眼球突出、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同时可能伴有头痛、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还可能导致脑神经麻痹,如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等受累,出现眼球运动障碍等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海绵窦血栓可能会进一步扩散,引起严重的颅内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海绵窦血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一旦怀疑有海绵窦血栓,应立即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培养、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使用大剂量的敏感抗生素,以尽快控制感染;同时,可给予抗凝、溶栓等治疗,以防止血栓的进一步扩大和改善血液循环。还需要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减轻眼部肿胀、保护视力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有原发病灶的患者,还需要积极处理原发病灶,以防止感染的再次发生。海绵窦血栓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