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腺病毒性肠炎是怎么引起的

2024.08.20 07:26

腺病毒性肠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肠道感染,主要原因包括接触感染、食物污染、水源污染、不良卫生习惯和免疫低下。具体分析如下:

1.接触感染:接触感染是腺病毒性肠炎的主要传播途径。病毒通过患者的粪便、口腔分泌物等传播,特别是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场所,儿童之间的密切接触容易导致病毒传播。预防措施包括加强个人卫生意识,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2.食物污染:食物污染也是引发腺病毒性肠炎的重要原因。病毒可能通过被污染的食物进入人体,尤其是生食或未煮熟的食物。为预防食物污染,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注意食物的储存、加工和烹饪过程,避免食用来源不明的食物。

3.水源污染:水源污染是腺病毒性肠炎传播的另一途径。病毒可能通过被污染的水进入人体,尤其在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后,水质卫生条件下降,容易导致病毒传播。加强水源卫生管理,确保水质安全,是预防腺病毒性肠炎的关键。

4.不良卫生习惯:不良卫生习惯会增加感染腺病毒性肠炎的风险。如不勤洗手、随地吐痰等行为,容易导致病毒传播。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公共卫生意识,对预防腺病毒性肠炎具有重要意义。

5.免疫低下:免疫低下的人群更容易感染腺病毒性肠炎。如老年人、婴幼儿、慢性病患者等,其免疫系统功能较弱,难以抵抗病毒入侵。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预防腺病毒性肠炎的有效途径。

预防腺病毒性肠炎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加强个人卫生、保障食品安全、改善水源卫生、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提高免疫力等。只有全面做好预防工作,才能降低腺病毒性肠炎的发病率,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在实际生活中,要时刻关注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提高警惕,加强自我防护,共同维护公共卫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