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四肢血管损伤具体是什么

2024.11.05 14:42

四肢血管损伤是指四肢的动脉或静脉受到各种外力因素如锐器伤、钝器伤、火器伤等或疾病因素如血管炎、血管畸形破裂等而发生的血管壁破损、血管断裂、血管痉挛、血管受压等病理改变,从而影响肢体血液循环的一种严重损伤状况。

四肢血管损伤后,会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从动脉损伤来看,若动脉断裂,会导致肢体远端急性缺血,肌肉、神经等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供和营养物质,很快就会出现功能障碍。比如下肢股动脉断裂后,小腿和足部会迅速变得苍白、冰冷,感觉和运动功能减退。静脉损伤则主要影响血液回流,导致血液淤积在肢体远端,引起肢体肿胀。而且血管损伤后,还会激活凝血系统,在损伤局部形成血栓,进一步加重血管堵塞情况。同时,血管内膜损伤后,会释放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引起血管痉挛,使得血管腔进一步狭窄,加重缺血或瘀血的程度。

在临床上,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受伤史、肢体的症状体征如肢体的颜色、温度、脉搏、感觉、运动等以及一些辅助检查如血管超声、血管造影等。治疗上,对于开放性血管损伤,往往需要紧急手术修复,包括血管吻合、血管移植等方法,以恢复血管的连续性,挽救肢体功能。对于血管痉挛等情况,可能需要使用血管扩张药物等进行治疗。术后还需要密切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恢复情况,预防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因为这些并发症一旦发生,可能会导致手术失败,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或导致肢体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