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肝血管瘤是什么情况

2025.03.06 10:21

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形成,通常为单发或多发的海绵状血管瘤。大多数肝血管瘤体积较小,生长缓慢,且无明显症状,通常在体检或影像学检查中偶然发现。肝血管瘤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激素水平变化或遗传因素有关。尽管肝血管瘤多为良性,但在极少数情况下,体积较大的血管瘤可能引起不适或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肝血管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超声检查通常作为初步筛查手段,能够发现肝内低回声或高回声的占位性病变。CT和MRI则能更清晰地显示血管瘤的形态、大小和位置,尤其是增强扫描可以观察到典型的快进慢出强化模式,有助于与其他肝脏病变相鉴别。对于诊断不明确或怀疑恶性的病例,可能需要进行肝穿刺活检以明确性质。大多数肝血管瘤无需特殊治疗,只需定期随访观察。对于体积较大、生长迅速或引起明显症状的血管瘤,可考虑手术切除、介入栓塞或射频消融等治疗方式。

肝血管瘤患者应避免过度焦虑,因为绝大多数血管瘤不会恶变或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定期随访是管理肝血管瘤的关键,建议每6至12个月进行一次影像学检查,以监测血管瘤的变化。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剧烈运动或腹部外伤,以免引起血管瘤破裂出血。女性患者在妊娠期间应特别注意,因为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促使血管瘤增大。如果出现右上腹疼痛、腹胀、恶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可能的肝脏疾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避免饮酒,有助于维护肝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