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乳糖不耐受是怎么回事

2025.08.29 16:42

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体内缺乏足够的乳糖酶,无法有效分解乳糖,导致摄入乳制品后出现腹胀、腹泻等消化不适症状。乳糖是牛奶及乳制品中的主要糖类,需要乳糖酶将其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才能被吸收。当乳糖酶不足时,未消化的乳糖进入肠道后被细菌发酵,产生气体和酸性物质,引发不适反应。

乳糖不耐受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三种类型。原发性最常见,与基因有关,多数人在断奶后乳糖酶活性逐渐下降。继发性可能由肠道疾病或感染导致暂时性乳糖酶缺乏,通常可恢复。先天性极为罕见,出生即缺乏乳糖酶。症状轻重因人而异,轻者可能仅轻微腹胀,重者可能出现腹痛、腹泻甚至呕吐。诊断可通过氢呼气试验、乳糖耐量试验或基因检测确认。

减少乳制品摄入是缓解症状的主要方式,但需注意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产品,如酸奶或硬奶酪通常耐受性较好。少量多次摄入乳制品可能减轻症状。若症状严重,建议咨询医生或营养师制定饮食计划。注意区分乳糖不耐受与牛奶蛋白过敏,后者是免疫系统反应,需严格避免乳制品。阅读食品标签,避免隐藏的乳糖成分,如乳清或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