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房间隔缺损会引起哪些疾病

2025.03.07 20:04

房间隔缺损可能导致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艾森曼格综合征。具体分析如下:

1.肺动脉高压:房间隔缺损使得左心房血液向右心房分流,增加右心负荷,长期分流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最终引发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会使右心室负担加重,严重时可能导致右心衰竭。肺动脉高压的进展与缺损大小和分流程度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防肺动脉高压至关重要。

2.心力衰竭:房间隔缺损导致心脏负荷增加,长期分流使心脏逐渐扩大,心肌收缩力下降,最终引发心力衰竭。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心力衰竭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修复缺损,早期干预可改善预后。

3.心律失常:房间隔缺损引起心脏结构改变,可能导致心房颤动、房性早搏等心律失常。心律失常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加血栓形成和栓塞风险。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电复律和射频消融术等,控制心律失常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

4.感染性心内膜炎:房间隔缺损使得心脏内血流异常,增加细菌附着和感染风险,可能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表现为发热、乏力、心脏杂音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脏瓣膜损伤和心力衰竭。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关键是及时修复缺损和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5.艾森曼格综合征:房间隔缺损长期未治疗,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向左分流,最终发展为艾森曼格综合征。艾森曼格综合征表现为紫绀、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预后较差。艾森曼格综合征的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手术修复缺损已不适用,肺移植可能是唯一有效治疗手段。

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通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手段,可以明确缺损大小和分流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包括介入封堵和外科修补,术后需定期随访,监测心脏功能和并发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