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瘫痪的特点包括肌张力增高呈痉挛状态、腱反射亢进伴随病理反射、无肌肉萎缩或出现较晚、运动控制障碍表现为随意运动丧失、姿势调节异常如偏瘫步态。具体分析如下:
1.肌张力增高呈痉挛状态:中枢性瘫痪的典型表现为肌张力异常升高,尤其见于抗重力肌群。痉挛状态的特点是速度依赖性阻力增加,被动活动肢体时阻力随动作加快而增大。这种肌张力变化源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脊髓反射弧失去高位中枢抑制,导致牵张反射亢进。痉挛多呈折刀样表现,初始阻力大而后突然减弱。
2.腱反射亢进伴随病理反射:由于锥体束受损,脊髓前角细胞兴奋性增强,引发深反射如膝跳反射、跟腱反射明显增强。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阳性是重要标志,表现为足底刺激时拇趾背屈而非正常跖屈。此类反射异常反映皮层脊髓束对脊髓的调控功能丧失。
3.无肌肉萎缩或出现较晚:与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不同,中枢性瘫痪早期不出现明显肌萎缩,因脊髓前角细胞仍能维持神经营养作用。长期瘫痪可能因肌肉失用导致轻度萎缩,但程度远轻于周围性瘫痪。肌电图检查通常显示正常或轻度异常。
4.运动控制障碍表现为随意运动丧失:患者丧失自主发起运动的能力,但保留低级反射如屈肌回缩反射。瘫痪范围多为单侧肢体或特定肌群,与皮质运动区损伤部位相关。部分病例可观察到联合运动,即健侧肢体活动时患侧出现不自主运动。
5.姿势调节异常如偏瘫步态:由于痉挛性肌张力分布不均,患者站立或行走时呈现典型姿势。上肢表现为屈曲内收,下肢伸直外旋,行走时患侧骨盆上提呈划圈步态。这种异常模式源于抗重力肌群过度活跃与协同运动失调。
中枢性瘫痪需与周围性瘫痪严格鉴别,避免误诊。康复干预应早期进行,重点抑制痉挛模式并促进正常运动功能重建。不同病程阶段需调整治疗方案,密切观察并发症如关节挛缩或压疮。影像学检查对定位病灶有重要价值。
相关推荐
周围神经损伤会瘫痪吗
瘫痪会分为中枢性的瘫痪和周围性的瘫痪。中枢性瘫痪是指脑和脊髓出现的瘫痪,叫痉挛...
2020-02-04 22:21:39 233次点击
运动神经元病会瘫痪吗
运动神经元受到损伤会出现所支配的肌肉的无力、瘫痪。长时间可以出现肌肉的萎缩,无力...
2020-03-05 11:19:15 328次点击
中枢性面瘫会自愈吗
中枢性的面瘫是不会自愈的。因为引起中枢性面瘫的原因,主要是颅内的一些病变,包括脑...
2020-06-05 09:03:56 555次点击
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的区别
中枢性的面瘫和周围性的面瘫的病变部位是不一样的。中枢性面瘫的病变部位主要是在颅内...
2020-06-05 09:03:55 499次点击
多发性硬化会不会瘫痪
多发性硬化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是可以引起瘫痪的。这种瘫痪可以是由于脑部病...
2020-06-23 16:58:30 175次点击
中枢性瘫痪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中枢性瘫痪的治疗方法是什么?中枢性瘫痪的治疗方法:第一针对原发病因的治疗,也...
什么是中枢性瘫痪 有什么特点
中枢性瘫痪又叫做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它的主要病因为脑血管病、外伤、感染、肿瘤、中...
男性中风都是右侧瘫痪吗
男性中风后并不一定会引起右侧瘫痪,因为中风后瘫痪与否,该患者病灶的部位和程度有关...
中枢性瘫痪一般什么引起的
中枢性瘫痪是一种由于脑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下运动神经元失去...
中枢性性早熟的特点有哪些
中枢性性早熟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提前,导致身体提前激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