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什么是粪便的潜血试验

2024.11.19 09:21

粪便潜血试验是一种用于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微量血液的试验。

正常情况下,粪便中不应该含有红细胞或仅有极少量红细胞,肉眼无法看见。当消化道有少量出血时,红细胞被消化破坏,粪便外观无异常改变,但潜血试验可呈阳性。该试验对于多种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比如消化性溃疡,可能会有间断性的少量出血,潜血试验有助于发现这种隐匿的出血情况;还有结直肠癌,在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粪便潜血阳性,通过此项检查可作为早期筛查的手段之一;另外,像肠息肉、炎症性肠病等也可能出现粪便潜血试验阳性的情况。

在进行粪便潜血试验时,有一些注意事项。检查前几天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动物血制品,如鸭血、猪血等,因为这些食物会导致粪便潜血试验假阳性;同时也要避免大量食用绿叶蔬菜,如菠菜等,其中的叶绿素等成分可能干扰检测结果。女性在月经期间不宜进行该项检查,以免经血混入粪便影响结果。如果正在服用某些药物,如铁剂等,也可能造成假阳性结果,需要提前告知医生,必要时停药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检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